共和縣情
【概況】共和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青藏高原的東門戶,素有“進藏咽喉”之稱,位于我國最大的內陸湖、咸水湖、“中國最美的五大湖”之首的青海湖南岸,“中華母親河”黃河之北。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帶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側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區和黃河谷地,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3200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共和縣府及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鎮距省會西寧142公里,行政區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全縣11個鄉鎮99個行政村17個居委會,4.45萬戶、13.6萬人,有藏、漢、回、蒙、撒拉等2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2.6%,藏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64.5%。全縣耕地面積46.96萬畝,草場面積1932萬畝(可利用草場1828萬畝),森林面積294.71萬畝,水域面積419.02萬畝。共和區位優勢明顯,東臨西寧、背靠藏區、輻射青南,青藏109、青康214國道和共玉、共茶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屬西寧“一小時經濟圈”和蘭西城市群規劃范圍,是承接東部城市群和連接海西、青南、西藏等地商貿物流的樞紐和重要集散中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青稞、蠶豆、油菜、馬鈴薯等。礦產主要有銅、鐵、金、大理石、花崗巖、鉛、鋅、銀、鎳、錳、鉑等20多種。共和縣擁有農牧、礦產、水電、地熱、旅游、中藏藥、清潔能源七大優勢資源,蘊藏著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尤其是共和縣的自然旅游資源景觀具有獨特的優勢,適合觀光、休閑、生態、科學考察、探險等,對游客極具吸引力。
【綜述】近年來,全縣經濟發展迅速、質量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8年底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2.17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9.31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7.7億元,同比增長15.8%;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5.16億元,同比增長0.2%,三產結構比為13:52:35。完成地區固定資產投資81.8億元,同比增長45.8%,其中完成縣屬固定投資67.74億元,增長59.5%,投資總額再創新高。不斷加強財源建設,挖掘增收潛力,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增長。2018年底完成公共財政收入2.81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8億元,同比增長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944元,增長7.8%;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7元,同比增長9.1%。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6.4億元,增長6.8%。牢牢把握國家支持藏區發展、蘭西城市群建設、鄉村振興等發展機遇,認真開展“項目生成年”活動,全年落實各類項目219項,開工180項,開復工率達82%。哇洪水庫開工建設,青海湖機場、龍羊峽鎮風貌改造、黃河水利博物館等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恰卜恰河防洪工程、恰卜恰城鎮供水管網擴建二期、共和縣養老示范基地建設等項目推進有序。認真落實國務院民間投資“新十條”,嚴格執行《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辦法》,完成民間投資19億元,實施特許經營項目3個,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在建設綠色文明和諧美麗小康新共和的進程上邁出了更大的步伐。
【歷史沿革】共和地區開發歷史悠久,出土文物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已有羌人先民在這塊富饒美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商、周時期,羌人部落以青海湖為中心,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西漢時,居住在大允谷和大小榆谷(共和、貴德一帶)的先零羌首領楊玉接受了中央王朝“歸義羌侯”“帥眾王”封號,受“護羌校尉”節制。漢元始四年(4),王莽設西?,其轄區包括今共和大部分地區,梁大同六年(540),吐谷渾國王夸呂建都于伏俟城(今共和縣石乃亥鐵卜加草原),是中國歷史上在青海牧區建立的第一個封建王國。此后,歷代王朝或棄或置,先后由吐蕃諸部落、蒙古族部落統治。民國18年(1929年)7月,青海省將西寧轄地郭密、湟源轄地恰卜恰析置共和縣,是共和縣建制之始。1949年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共和,9月27日共和縣人民政府成立,為省直屬縣。1953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共和改為州屬縣至今。
【自然環境】共和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緣,是青藏高原的東門戶,素有“青藏咽喉”之稱,位于著名的青海湖之南。其地理坐標為東經98°54′—101°22′,北緯35°46′—37°10′之間,其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帶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側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區和黃河谷地,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3200米。最高峰鄂拉山到切龍崗,海拔5290米,最低處是黃河谷地龍羊峽,海拔2460米。屬高原大陸氣候,干旱少雨、氣候溫涼、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0.7—6.3℃,年均降水量250—420毫米,年平均風速1.3米/秒。
【畜牧業資源】共和縣是海南州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牧場遼闊、水草豐美、氣候宜人,發展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可利用草場面積1828萬畝,2018年存欄各類牲畜147.79萬頭(只),年產羊毛2110噸,年產牛羊皮4.9萬張,肉類產量16912噸,牧畜以藏系綿羊和享有“高原之舟”美稱的牦牛為主,除肉以純天然、低脂肪、高蛋白被譽為綠色食品外,其皮、毛、絨、骨、血、腸,都因野生放養,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暢銷國內外的這種羊毛又被稱“西寧大白毛”,具有纖維長、富光澤、彈性好等優點,是生產長毛絨、編制地毯等紡織品的上等原料,牦牛絨以細度均勻、強度高、伸度和彈性好、保暖、輕便等優點,用于牛絨衫等高檔紡織品,綿羊、牦牛的皮張是制革行業的重要原料。骨骼、血等已被逐步開發為各種補鈣劑和生物藥品。豐富的畜產品資源為發展畜產品加工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農業資源】共和縣現有可耕地總面積46.96萬畝,耕地主要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沖積河谷地帶,土地肥沃,加之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糧食單產較高。主要生產小麥、青稞、蠶豆、豌豆、馬鈴薯、油菜等,特別是青稞為青藏高原特有的農作物,有豐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所產蠶豆粒大、飽滿、無蟲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是青海省傳統的出口創匯產品;油菜籽以含油量高、味美色鮮、營養價值高等特點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馬鈴薯以含淀粉量高、糖分多、營養豐富等特點受到人們的喜愛。
【中藥材資源】共和縣境內天然中草藥資源豐富。主要品種有:冬蟲夏草、甘草、大黃、雪蓮、當歸、羌活、麻黃草、沙參、貝母、枸杞、秦艽、當參等100余種。小面積人工試種板藍根、甘草、大黃、黃芪、藏紅花等中藥材,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目前,共和縣中藥材種植正待大面積推廣。利用中藏藥材開發中藏藥品和保健藥品已成為共和縣近年來的新興產業。
【礦產資源】共和縣境內主要有銅、鉛、鋅、鎢、錫、金、大理石、花崗巖、石灰巖、石灰石、白云石等20種余礦產。探明倒淌河裕龍溝銅儲量4687.18千噸,鎳儲量4842.92噸;切吉鄉哇洪河礦區花崗巖礦儲量5360千立方米;溝后大理石礦儲量17666千立方米,花色品種多、儲量豐富、品質優良、開發利用價值高,除作為裝飾性材料外,具有較高的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的開發價值。特別是白色大理石有“漢白玉”之稱,儲量大、易開發、價值高、含鈣量豐富,綜合利用價值高:紅色花崗巖被稱為“高原紅”,可與國內生產的“晚霞紅”、“貴妃紅”媲美。
【旅游資源】共和域內豐富多樣的自然地貌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具備培育生態旅游、探險旅游、文化旅游、體育健身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等業態有獨特的優勢,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帶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側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區和黃河谷地,青藏公路109國道、青康公路214國道穿境而過,歷史上的“羌中道”、“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跨越縣境,是“絲綢之路”南線的主要組成部分。聞名遐邇的草原門戶、唐代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經過的日月山--屋脊寶鑒、高原明珠--青海湖,萬里黃河第一壩、黃河明珠--龍羊峽水電站,吐谷渾故都--伏俟城,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倒淌河就在境內。2018年縣內有5A級景區1家(青海湖)、4A級景區1家(龍羊峽)、3A級景區1家(千卜錄寺)、2A級景區1家(倒淌河),都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除此之外,還有尚待開發的草原生態、宗教文化、高原避暑等旅游資源。
共和高原風光雄偉壯觀,民族風情淳樸,民族文化獨具特色,原生態廣源遼闊的世界屋脊風光引人入勝,神秘而博大精深的藏區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以藏族歷史、宗教、服飾、飲食、節慶文化和民族歌舞、神話傳說等為積淀的文化底蘊厚重。近兩年來,共和借助青海湖、龍羊湖兩張名片,加快鄉村旅游發展,著力改善基礎條件和旅游環境,2018年龍羊峽景區完成投資6.12億元,完成了黃河大俠谷景點、土林公園、濱水公園、東大山景點等二期項目建設。同時,每年節慶假日期間依托民俗、服飾、飲食、宗教、歌舞、禮儀等濃郁的民族文化,廣泛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賽馬、民族射箭、民歌彈唱、民族歌舞等民族體育文化活動和各種民俗表演活動,展現出共和獨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越來越多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眾多有游客的不斷光顧。2018年,全縣接待游客351萬人次,同比增長19.6%;實現旅游總收入7.5億元,同比增長15.8%。
【水資源】全縣水資源總量為6.3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3.6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57.05%,地下水資源量為2.71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42.95%。黃河在縣境內流長90公里,境內有舉世聞名的被稱為“萬里黃河第一壩”的龍羊峽水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128萬千瓦,年發電量達60億度。其庫區面積達383平方公里,庫容247億立方米,具有水溫適宜、水質好、湖水平穩等發展漁業的優越條件。目前,人工養殖的池沼公魚、高白鮭等高原冷水魚種,已形成一定規模,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冷水魚產量占全國的65%以上、全省的90%以上。同時,廣闊到水域、平穩的湖水也是開展水上運動和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新能源】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是共和縣潛在的優勢。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干燥少云,空氣潔凈,陽光燦爛,日照充足,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光能資源。據測定,共和縣各地日照百分率高達61—69%,太陽直輻射很強,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為6564.26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907.8小時,風能可用時間頻率在60%以上,全年時數超過5000小時,是青海省可用風能的主要地區之一。共和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地區(倒淌河、塔拉灘、切吉等地)均可開發利用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工業經濟轉型升級,2018年國內首個100兆瓦光伏實證實驗基地建成投產,全省首個100兆瓦光伏扶貧和20兆瓦儲能示范示范項目落戶共和,切吉45萬千瓦風電項目進展順利,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建設,全縣光伏、風能總裝機容量累計達6692.5兆瓦,實現并網發電5808兆瓦,共和成為全省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之一。
【地熱資源】共和縣境內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地熱資源儲備豐富,具有溫度高、埋藏淺、分布廣的特點,分布在黃河周邊及恰卜恰河下游。經勘探,地熱水溫最高可達到91°,地熱流體質量好,水質類型為重碳酸——鈉型水,礦化度1.799g∕L,屬微堿水,除此之外含有多種特殊離子和微量元素等,這些微量元素對醫療皮膚病、關節炎等疾病有特殊的醫療效果,具有較好的醫療保健價值。地熱儲蓋厚度大,隔水保溫性能好,熱儲埋藏淺,易開發利用,熱儲性能好,具有熱流體量大、質量好、溫度高的特點,地熱資源作為清潔能源,在高寒地區可廣泛應用于采暖、醫療保健等項目,也可用于開發游泳等冬季體育項目。近幾年,共和盆地勘測確定存在高溫優質干熱巖資源,首次在共和盆地鉆獲高溫優質干熱巖體,2017年在地下3705米深處鉆獲溫度達236攝氏度以上的干熱巖,實現了我國干熱巖勘查重大突破。
【行政區劃】共和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是青藏高原的東門戶,素有“青藏咽喉”之稱,北靠位居中國最美五大湖之首的青海湖,南臨“母親河”---黃河,東以日月山與東部農業區為界,西與青海青南藏區毗連,縣轄11個鄉鎮(7個鎮、4個鄉:恰卜恰鎮、倒淌河鎮、龍羊峽鎮、塘格木鎮、石乃亥鎮、江西溝鎮、黑馬河鎮、沙珠玉鄉、鐵蓋鄉、廿地鄉、切吉鄉。境內有:共和縣切吉林場、青海省湖東種羊場、青海省巴卡臺農牧場、青海省鐵卜加草原改良試驗站、青海省江西溝農場),99個行政村,17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居住在此的各族人民淳樸善良,長期以來相互尊重、團結友愛、共同發展,創造和保持了各具特色的民俗和悠久的歷史文化。
恰卜恰鎮位于縣境東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隆寶賽欽山最高峰4200米,恰卜恰河谷最低點2759米,年平均氣溫3.4℃,月平均氣溫(7月)22.1℃,月平均最低氣溫(1月)-18℃,平均年降水量321.4毫米,無霜期96天,農作物生長季為150-180天,牧草生長季為170-200天。上、下塔邁地區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水溫高于23℃的有12處,最高水溫43℃。青海南山坡,有10平方公里的大理石礦,儲量約10億立方米。是海南州、共和縣府所在地,距省會西寧142公里。地跨東經100°24′——100°42′,北緯36°05′——36°32′之間,總面積483.5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尕寺、加拉、西臺、西香卡、索吉亥、上塔邁、下塔邁、東香卡、次汗素、上梅、下梅、乙浪堂、索爾加、加隆臺、東巴。轄城北、城東、城中、金安、城南、城西、工業園等9個社區居委會。世居有藏、蒙、漢、回、土、撒拉等17個民族。2018年底總人口46687人,耕地面積5.9萬畝,草食牲畜93045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608.05元。恰卜恰鎮城鎮建筑具有藏式風格,民族風情獨特,草原風光誘人是理想的旅游勝地。
龍羊峽鎮位于縣境東南部、黃河上游第一個梯級水利樞紐工程龍羊峽水電站所在地,總面積747.8平方公里。距共和縣政府70公里。轄麻尼磨臺、瓦里關、龍才、克才、曹多隆、阿乙亥、后菊花、德勝、黃河、多隆溝、次汗土亥、龍羊新村、查那等13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會,世居有藏、漢、回、土、撒拉等7個民族。2018年底總人口10581人,耕地面積1.97萬畝,草食牲畜72330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584.7元。
倒淌河鎮以牧為主,位于青海湖東緣,距縣治44公里。全鎮總面積2195平方公里,轄拉乙亥麻、次汗達哇、黑科、蒙古、元者、黃科、甲乙、哈乙亥、東衛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湖東種羊場和巴卡臺農場2個駐鎮單位,2座寺院。居住有藏、漢、蒙、回等民族。2018年底總人口13695人。草食牲畜250831頭(只),耕地面積6.5萬畝,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820.45元。
塘格木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治65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轄更尕、黃河、浪娘、中果、加什達、治海、哈干、曲宗、智德、金塘、華塘、達拉、曲讓、吾勒、東格、尕當1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居住有藏、漢、回、蒙等民族。2018年底總人口14122人。耕地面積11.5萬畝,草食牲畜124038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085.51元。
鐵蓋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治14公里。海拔2600-3400米,總面積982.6平方公里,轄委曲、吾勒、七臺、拉才、鐵蓋、上合樂寺、下合樂寺、托勒臺、馬漢臺、哈漢土亥10個行政村,居住有藏、漢、回族等民族。2018年底總人口6457人,草食牲畜66190頭(只),耕地面積1.07萬畝,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420.03元。
沙珠玉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治35公里。轄扎布達、上村、直乃亥、珠玉、種子、上卡力崗、下卡力崗、耐海塔、曲溝、達連海10個行政村,居住有藏、漢、蒙、回、土5個名族,少數民族占41.3%。2018年底總人口7266人,耕地面積2.5萬畝,草場面積89.8萬畝,草食牲畜30974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050.55元。
切吉鄉經濟以牧為主、農業為輔,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治90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總面積4175.02平方公里,轄祁加、喬夫旦、新村、莫合、塔秀、東科、哇合、加什科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以藏族為主,藏、漢、回、土等多民族聚集,少數民族占91%。2018年底總人口9845人,草食牲畜290727頭(只),耕地面積8.3萬畝,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032.46元。
黑馬河鎮位于縣境西北部,青海湖西南岸109國道沿線,平均海拔3310米,距縣治148公里。經濟以牧為主,總面積1140平方公里,草場面積157.7萬畝,可利用草場154.83萬畝。轄文巴、正去乎、加隆村、然去乎4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座寺院。有藏、漢、蒙、回撒拉、土等6個民族,藏族占82%。2018年底總人口5057人,草食牲畜117386頭(只),耕地面積4363畝,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800.71元。
石乃亥鎮以牧為主,位于縣境北端,距縣治180公里,有草場面積210萬畝,可利用草場186.04萬畝。平均海拔3200米,總面積1698.2平方公里,轄向公、肉隆、鐵卜加、切吉、尕日拉、魯色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以藏族為主,兼有漢、回、蒙古、土等民族。2018年底總人口7222人,草食牲畜189011頭(只),耕地面積9476畝,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3033.29元。
江西溝鎮經濟以牧為主、農牧結合,位于縣境北部、青海湖南岸,距縣治108公里,總面積774平方公里,轄莫里、元者、大倉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以藏族為主,有藏、漢、蒙、回、土、撒拉等6個名族。2018年底總人口6801人,草食牲畜97797頭(只),耕地面積10.35萬畝,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3816.21元。
廿地鄉經濟以牧為主,位于縣境中部,距縣治25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總面積747.84平方公里,轄曲什納、羊讓、拉龍、切扎、廿地5個行政村,共有草場99.43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98.77萬畝。以藏族為主,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6.2%。2018年底總人口4753人,草食牲畜96593頭(只),耕地面積1.01萬畝,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518.44元。